男式女式汉服定做

新闻分类

产品分类
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周经理

电话:400-6588-870

手机:18696838686

邮箱:438083806@qq.com



明代汉服制作文化有那两种类型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 页 >> 新闻中心 >> 最新资讯

明代汉服制作文化有那两种类型

发布日期:2018-02-26 作者: 点击:

重庆汉服制作:明代褙子的纹样,与霞帔在品级差别上基本相同,只是八、九品命妇,用团 花,不用缠枝花。 明代穿用褙子的面很广。按身份来分,有两种类型: 贵族作为礼服,为合领大袖对襟形式; 平民作为常服,用直领小袖对襟形式。 明代汉服的另一个特色,是襟上佩饰物,并且十分醒目,都是金、珠、玉等 材料做成的各种饰物。其中垂挂在胸前的,叫“坠领”,系在前襟的,叫“ 七事”,走起路来有响声的,叫“禁步”。这些佩饰,统称“杂佩”。 另有一种特别的佩饰,在一条金链上,以环相连挂着四件小物:镊子、牙签 、耳挖(挖耳勺)、小刀,均是妇女的生活实用品。 由此可见,饰物最早的功用,是为了日常生活的实用目的,随后才演变为装 饰和修饰的功效。 

 明朝官服 《明会典》是明代官修的一部典章制度书,其中记录了贵族女装用料,均为 “各色丝绫罗纱随用”。 而平民女服用料,即便是礼服,也限用紫色粗布,并禁止用金绣,袍衫也只 限用紫色、绿色、桃红色等浅淡的颜色,禁止使用大红、鸦青、明黄等色。 明洪武十四年还规定,商贾之家,只能用绢布制装,农家可以使用紬纱和绢 布。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。 明代不同阶层的服装面料,有严格的规定,但是从现存的明代书画作品中, 我们也可以看到女性服饰的华美。明代的贵妇多穿红色大袖袍,一般妇女平 日常穿短衫长裙,腰上系绸带,裙子宽大,样式很多,像百褶裙、凤尾裙、 月华裙等。 明朝因皇帝姓朱,以朱为正色,又因《论语》有“恶紫之夺朱也”,紫色自 官服中废除不用。 明代官服中,最有特色的,是用“补子”表示品级。 补子,是一块约40~50厘米见方的绸料,织绣上不同纹样,再缝缀到官服上 ,胸背各一。文官的补子用鸟,武官用走兽,各分九等。 平常穿的圆领袍衫,则凭衣服长短和袖子大小,来区分身份,长、大者,为 尊。 

 凤冠霞帔 明代女子习惯在裙子外,罩一件背子衫或是云肩。凤冠霞帔,是明代妇女的 礼服,是后妃在参加祭祀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服装。整个冠上缀着龙凤,搭 配霞帔一起穿。 除了之前受到元蒙影响,明末,由于满清八旗兵的甲衣和海外输入的影响, 因此,明末开始,扣子逐渐在领边和襟边普遍使用。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,或长、或短、或衫、或裙,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,且 品种十分丰富。平民妻女,只能衣紫、绿、桃红等色,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 髻、着宽衣长袍、穿长筒袜、浅面鞋。 明代的腰带,多束于胯部,而不在腰,用细纽悬于衣肋间。 明代男子多穿青布直裰,头戴四方平定巾,平民穿短衣,裹头巾。 四方平定巾之前,还有一种六瓣,或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,很象剖成半边的 西瓜,名“六合一统帽”,也称六合巾、“小帽”,多用六片罗帛拼成,相 传为明太祖所制。《枣林杂俎》:“清时小帽,俗呼‘瓜皮帽’,不知其来 已久矣。瓜皮帽或即六合巾,明太祖所制,在四方平定巾之前。”即取“六 合一统”之意,故名。取意安定和睦,天下归一。因为在政治上有一定象征 意义,故也是由政府规定令全国通行的帽式,通常多用于市民百姓,而官吏 家居时也常戴。此帽本来是仆役所戴,但是因为戴起来方便,所以就流行起 来,这就是清朝“瓜皮帽”的前身。 

 明代帝后百官服制: 冕服:从宋代起,皇帝几乎只穿一种冕服。 朝服:通天冠服、皮弁服、朝服等。 公服:百官的正式办公服均用到它。 常服:恢复唐宋时代的常服系统。 褘衣:为皇后受删、谒庙、朝会时穿着。 翟衣:为皇后的第二礼服。 礼服:品官命妇的大礼服。
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zghanfu.com/news/381.html

关键词:重庆汉服制作

最近浏览:

在线客服
分享 一键分享
欢迎给我们留言
请在此输入留言内容,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。
姓名
联系人
电话
座机/手机号码
邮箱
邮箱
地址
地址